泗阳聚焦“四度”助力非诉服务走深走实
为充分发挥司法行政矛盾纠纷化解“主力军作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泗阳县司法局立足本职,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深化“非诉服务”专项行动推深做实。
一是聚焦组织阵地,确保服务有“广度”。进一步构建以县镇村三级人民调解组织为主,以劳动争议、交通事故、住房建设、医患纠纷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为辅,以品牌调解室为特色的立体式人民调解组织网络。持续推动新业态调解组织建设,主动对接县交通、邮政等部门,指导并成立泗阳县网约出行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泗阳县邮政快递争议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加强同县法院、工商联、商会调解组织等的协作,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商会商事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并签订合作协议书,打通与县法院、工商联和商会调解之间交流互动的通道。目前,县司法局联合县法院、工商联,运用“商会+调解员”联调模式成功解决7起涉及水饺加工、塑料包装、木料加工等小微企业的纠纷,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是聚焦人才队伍,确保服务有“力度”。举办全县人民调解员培训班,邀请法院、律所、非诉中心工作人员就人民调解法律法规、苏解纷非诉服务平台操作、调解卷宗整理以及典型案例撰写等方面进行学习培训,提升人民调解员履职尽责能力。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集中开展人民调解案例交流评析活动,选取近期实际调解工作中发生的典型案例,从案情简介、调解过程、调解结果和经验技巧方面进行交流分享,并邀请金牌调解员、法律明白人、村居法律顾问对案例进行分析点评,提出意见建议,促进人民调解员业务素质提升。今年以来,县乡两级已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14次,举办人民调解案例交流评析会13场,参训人员达350余人。
三是聚焦法治体检,确保服务有“温度”。印发《泗阳县基层法律服务行业开展中小微企业“法治体检”专项活动工作方案》,从工作任务、主要举措、完成时限等方面作出相关要求,并组建13个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治体检服务团,联合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员全面摸排辖区“两多一无”中小微企业,对照“法治体检”清单指引开展一对一“体检”,对在“体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析研判后出具“体检报告”反馈给企业,对排查存在的涉企纠纷由人民调解及时介入,防止矛盾纠纷激化升级。自活动开展以来,已进企体检100余家,帮助企业审查合同及规章制度40余件,调解涉企矛盾纠纷30余件,提出法律意见60余条。
四是聚焦多元解纷,确保服务有“深度”。依托县司法局、县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县调委会等相关部门构建起联调联动的多元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共同推进全县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加强和公安、法院等部门的工作联动,出台《健全“公调对接”机制进一步提升联动化解矛盾纠纷质效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诉调对接”工作的实施意见》,健全群众诉求全周期闭环运行流程,并定期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充分调动调解员、网格员、法律明白人等形成工作合力,进行分类化解、精准施策,确保纠纷就地化解。截至目前,全县已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500余起,回访当事人满意度达95%以上。